的本能,人心善感,具有强烈的敏感性。Р (3)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各种景物又有不同的风貌,不同风貌的景物又引发诗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物象与诗人情感之间是对应关系。Р 2.对物感说的超越:感物说的提出Р (1)《物色》篇: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5] Р 随物宛转,是指创作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心之宛转附物。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与心徘徊,是指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于表达主体情意的需要,使物之能与心相契合的部分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以心去驾驭客观事物。Р (2)《诠赋》篇: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明诗》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Р 他把诗歌创作中的情与物的关系分成了两个阶段,即情以物兴(亦即心之宛转附物)和物以情观(亦即物之与心徘徊),情与物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心与物是谐和互生的,灵感的火花就是在心物相应中迸发出来的,其在文艺创作中有重要的意义。Р (3)在观物中,人心是积极的、主动的,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物上。Р 3.感物说的内涵Р (1)以情观物是物感人心的前提; Р (2)以情观物是兴发(创作冲动与灵感)的基础; Р (3)心与物是赠与答的双向辩证关系(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Р (4)以情观物即移情于物,即主客体融为一体,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最高境界。Р 物感说是由古代的艺术家在创作、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升华出来的艺术本质论、艺术起源论。它把从物出发作为自己的逻辑出发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心物感应说为基础的中国艺术是一种具有动态生命感的有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