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15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把文学看成现实社会革命斗争的工具。Р四、本阶段文学整体特征Р文学发展三阶段:1917-1920:新文学萌芽期,主要是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理论准备,创作还属于尝试和印证新文学的理论假设。创作较贫弱。Р1920-1926:文体大解放和创作活跃期,现代文学的第一批作家登上文坛,新文学以创作的实绩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创作流派形成。创作繁荣期。Р1926-1927:文学创作的青年逐渐投身革命,创作沉寂,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Р具体风貌如下:Р(一)理性精神Р文学即思想启蒙,文学成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秉承五四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于文学创作之中。文学不再只是抒情言志,个人玩抒性情抒情酬答的工具。文学成为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工具。开创了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先河。Р(二)感伤情调Р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思考、彷徨、苦闷、孤独心境的表现。是作为人类敏感群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和价值寻求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文学进入历史青春期前的躁动与不安。是动荡社会现实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反映。Р人是历史链条上的中间物。知识分子具有历史中间物意识。这是处于历史中间地带的人所具有的悲剧意识。Р“这是血的蒸汽,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鲁迅Р(三)个性化Р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时代,个人思想与民族命运统一。Р形成了个人风格:鲁迅的沉郁,郭沫若的激情,郁达夫的自省,叶圣陶的平实,冰心的清丽,周作人的冲淡,朱自清的秀雅,闻一多的深沉,徐志摩的空灵,冯至的舒徐,废名的朦胧,李金发的怪佶,许地山的含蓄……Р文学不再是载封建之道的工具,成为个人化表达人类声音的精神产品。Р文学表达的是个人化思想和人类普遍情感的统一。Р(四)创造性Р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探索精神,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诸多创作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西方现代创作手法的驳杂使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