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纽约, 这也许就注定它会成为狂人头脑中一个具有诱惑力的目标, 这些狂人或许会将这个高耸入云的目标去用飞机拦腰摧毁。怀特的随笔早已揭示对核武、辐射及环保问题的关切与忧心!在相隔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隐忧更成为普世注目的焦点, 怀特的呼吁不但没有过时,读来更像是诗意优美却又愤怒的警讯! 2001 年, 经历了“ 9.11 ”之后的美国人再度翻开了《这就是纽约》这本书,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根本没有读懂这些铅灰色的预言,怀特一语成谶。(三) 、第三部分( 14) ——期望和信念这一部分做这写了一株大柳树, 它虽然枝繁叶茂, 但却伤痕累累, 怀特将这棵历经魔劫的老树比作纽约, 他认为这棵树“在一定意义上, 它象征了这座城市:在艰难中存活,在困境中生长”,这是作者的忧虑, 因为对这座城市爱之深, 才痛之切。最后,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必须拯救它,拯救这棵树”。五、写作风格怀特的随笔有着鲜明的特点, 他对随笔有着自己的认识。在《这就是纽约》的前言中, 他写道“随笔作者都是些自我放纵的人, 天真地以为,他想的一切,围绕他发生的一切,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随笔有各式各样,一如人的姿势、姿态各式各样,霍华德? 约翰逊牌冰淇淋的味道也各式各样。”“我一向清楚, 我天生关注自我, 以自我为中心; 满纸都是写自己, 显然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生活, 忽略了其他人。我穿破了许多件衬衣,并非每一件都适合我。但每逢我灰心丧气时, —————————————————————————————————————————————————————衣橱里,掩住所有东西的后面,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还散发一点樟脑的味道。”怀特的文章看似好懂易读,但却暗含深意,它集平淡、深稳、温和、冷峭、含蓄、热烈、幽默、温暖于一身, 他的随笔既有专栏作家的摩登见闻, 又像文化观察, 兼具广度和深度, 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六、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