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医专题讲座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节人体阴阳的平衡,使人持恢复健康状态。例如用玉竹、麦门冬、天门冬等药物以滋阴,在夏天采阳、护阳、顺阳以滋养阳气等方式来是体内阴阳冲和。中医学在阐释致病因素时,也将病邪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常等属阴邪。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故而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在中医的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此外,中医在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时也会采用阴阳,如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所形成的病证是虚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精气夺则虚”;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所形成的病证是阴阳两虚。中医便依据虚实寒热确定了一套治法:阴阳偏盛的实证用“实则泻之”,阴阳偏衰的虚证用“虚则补之”,阴阳互损的阴阳两虚证用阴阳双补法进行治疗,但还需“辨证论治”不可拘泥于古法。由此可知,中医的病症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阴阳之义贯穿中医。我们常说“阴阳两隔”,人活着的地方叫阳间,而人死了所去得地方叫阴间,更有人说鬼会吸取人的阳气,阳气被吸尽那人也就死了,可见阳气对人至关重要,但阴气也是不可或缺的,故《中藏经》云:“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中国人常说世上有鬼,也不尽然都是错的,阴阳对立,有我们活着的“阳人”,自然而然就会有“阴人”一类的东西存在。对于阳气的的重要性的强调是明清时的“命门学说”,强调固护肾中阳气,阴阳互藏,蓄阳可以养阴。阴阳之说流传久远,博大进深,非我之言可以说尽。我学习阴阳未久,其真意还不甚明了,以上所述都是浅薄之见,故而只能浅谈,且文中还有荒谬之言,望老师斧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