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永远的名校——哈军工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90KB

文档介绍
夫, 合同战术教授会顾问谢.古. 舒里加。后来的实践表明,这批苏联顾问还保持了苏联共产党人的本色,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真诚地想帮助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其中首席顾问瓦.依. 奥列霍夫空军中将后来病逝在任上, 为学院贡献了最后的力量。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有瓦.依. 奥列霍夫的塑像, 并将一个广场命名为奥列霍夫广场。当然,这是后话。在并不算长的哈军工历史上, 在它培养出的一万三千多学生中, 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央军委徐才厚上将(十一期),总政治部唐天标上将(八期)等 238 位将军,其中还涌现出了三位女将军, 她们是邓先群( 七期)、杨俊生( 九期)、霍玲( 十三期); 联通公司老总李慧芬( 八期)等 33 位党政领导;歼8 的设计者谢光( 一期), 红旗防空导弹的研制者钟山( 一期), 研制核潜艇的董金荣、刘聚奎等, 搞核电站的三期优秀毕业生缪鸿兴等人, 研制第一台国产集成电路百万次大型计算机的金士尧(海军工程系五期),研制“银河- II”巨型计算机的周兴铭学部委员(海军工程系五期),航天测控中心政委赵汉章(六期),挑战“银河- III”巨型计算机的卢锡城( 十三期), 哈军工三期毕业的王泽山院士, 提出了水动力学“吴-吴”理论的吴德铭( 五期), 研制深潜器的边信黔( 八期), 研制水下机器人的徐玉如,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首批南极科考队队长郭琨( 五期) 等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研究院、大学的领导还涌现了几十位大企业集团的领导人, 当然, 还有更多的为军工事业一辈子默默无闻, 贡献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军工人。特别是从事导弹研究和核工业研究的。可以这么说,从轻武器到洲际弹道导弹,从 T98 主战坦克到 J10A 战机,从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到“神舟”飞船,凡当代中国最新的武器系统,无不凝聚着哈军工人的心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