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主观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只可答其一) 6.这则故事选自《》,是(朝代)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课后拓展(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注释】①虞(y 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2008 年来宾市中考题) (课外拓展是对课文的有效补充,让我们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不需完全弄明白,注意文章后的注释,同学之间要一起讨论,弄明白大体意思。)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D.是日,饮酒乐,天雨(这)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分)主题: 感受: 六、布置作业整理并掌握本学案七、结束语: 苏轼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今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比较高,复习效果还不错。希望同学们在对旧课的复习中常读常新,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八、课堂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