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人、财、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费联系,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克服盲目指挥造成的浪费,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特别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技术员应与经济人员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查,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采用成熟的工艺,减少 5 在施工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和方案性变化的发生,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工程的设计,在监理和跟踪审计的协助配合下,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和说明,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排除错误,制定出资金支出的初步估算,并估算出不同设计各自需要的材料和设备量,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研究,并向设计人员提出成本建议,协助他们在投资限额范围内进行限额设计,并在不同方案中寻找并设计出投资少且经济性较高的设计方案,计算出最合理的经济指标,以保证投资能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3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 3.1 工程造价的政府管理在国外,按项目投资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政府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采用间接手段,对政府项目和私人项目实施不同力度和深度的管理,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于私人投资项目,国外一般都采取政府不干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政府对私人投资项目主要是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由市场经济规律调节,体现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 1950 年, 我国政府引进了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 计划经济的内在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工程造价实行政府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这种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