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50阴魔详细表解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5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心抑责摧伤, 过分而发, 不同于圣人证得的同体大悲, 若能实时觉悟, 就不会成为过咎。觉了就不会为此境所迷, 这种悲悯情绪, 自然会渐渐消失。若是作圣者所证解释, 自以为与佛所证的同体大悲一样,悲悯不止, 就会有悲魔, 潜入他的心腑, 控制他的神识, 使心不由己, 见人就悲伤流泪, 啼哭不休。--> 遍观水陆空行一切众生, 乃至蚊,皆如赤子, 心生怜愍,不觉流泪。 2扬己齐佛行者今胜相现前, 亲见佛心, 从前虽然听佛说过, 心即是佛,到底不曾亲见, 现在色阴既尽,于虚明中, 亲证实见,不禁感激万分, 因过分感激,忽然产生无限的勇气, 心意非常猛利,志齐诸佛, 以为三大阿僧只劫, 一念之间, 就能超越 A。这名为功用心太锐, 志欲陵跨佛乘,轻率自任, 急而越理的暂时现象, 并不是圣者的实证境界, 若能悟知尚为受阴所覆, 依然反照自性,勤修本定, 就不会成为过咎。觉了就不会为此境所迷, 久而自然消歇。若作圣境解,就会有狂魔, 乘机潜入他的心腑, 控制他的神识, 使心不由己, 逢人就自夸己德, 傲慢无比, 在他的心目中, 上不见佛,下不见人。--> 3 定偏多忆行者若向前进,而受阴未破, 没有亲证的新境相; 向后退归,色阴已尽, 又失故居。在这关键的时刻,若能定慧等持, 尚不至有所失误; 然而却又定强慧弱,智力衰微。在进退两难之际,堕在这二念之中, 以致前后皆迷,迥然一无所见, 心中忽然产生一种如大旱望雨, 如渴待饮的急迫之感, 于一切时中, 忆念这中堕之境, 这名为修心,偏于定力, 没有智慧相济,自失方便, 若能悟知定强慧弱, 舍弃沉忆枯渴, 使定慧等持, 就不会成为过咎。须知这并不是圣者的实证境界, 两头坐断,中亦不存的光景。觉了就不会为此境所迷, 日久自然消歇。若作圣境解,就会有忆想魔, 乘机潜入他的心腑, 控制他的神识, 使心不由己, 日夜摄取其心, 悬挂在一处B。-->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