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⑤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四.综述与评论:(共 20分) 19. 评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 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 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四一.填空:(每空 1分,共 40分) 1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_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15.商代的__甲骨文_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16.《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__明德,亲(新) 民,止于至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