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大学语文教案《梁甫吟》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一过渡将全诗的气势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2)“我欲攀龙见明主……亚夫咍尔为徒劳”。先是以气象雄浑的想象开始, 抒写自己不被重用的痛苦。一系列振聋发聩的雄奇想象,将已经高昂的气势更上一层,而举重若轻,显示出作者伟大的艺术才能。想象之后,又连举四例,由想高等教育出版社 3南开大学文学院象转入典故,毫无滞隘,毫无停顿,一转即至,更显厚重而气韵充沛。(3)“梁甫吟”……结尾。作者以“神物合有时”劝说自己应当待时而动。在本诗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李白屡遭挫折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之情。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比较说明。也可与李白二入长安、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废逐之后所作的《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作比较,以把握李白思想感情变化脉络。(可参见《李白〈梁甫吟〉艺术特色简介》、《李白〈梁甫吟〉主题思想简介》) 3. 艺术特征作者何以形成此种奇伟瑰丽、气势充沛、飞动不羁而不显凝重的审美效果? ( 1 )典故、想象交叠而至。( 2 )典故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都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正与其雄奇的想象相辉映。(3)典故都是文人所熟知的,加上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诗歌意向毫无停滞之感。( 4)作者或自负、或自伤、或自慰,以强大的情感力量作为诗歌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才使这些意象紧密地组织在一起,不显拉杂。(可参见《李白创作的歌行体特色简介》、《李白歌行体代表作举例》、《李白诗歌特色简介》) 4. 用典之美典故在诗中的作用:将复杂丰富的历史影像扭杂重叠,压缩在一首短诗之中, 使诗歌具有了厚重的意蕴基础,因此诗歌不显凌乱,而有一种狂野的力量之美。这就是文化情景融于诗中所产生的独特美感。【建议考核方式】 1. 思考:对于学生核心能力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可采用背诵或默写的方式进行考核。 2. 讨论:李白与杜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可请学生就自己对两种诗风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