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厚壁时,可开设工艺槽或工艺孔,使壁厚≤6 ㎜。但压铸件壁厚也不能太薄,太薄对金属流动阻力加大,会出见欠铸等疵病,影响铸件强度和外观。三、铸造圆角铸件各型面交接处应是圆角过渡铸造圆角:有助于金属液的流动,可避免因应力集中而出现薄弱截面,防止涂料堆积现象。(九章自画图 2)R≥( A+B ) /2 R ——铸件圆角半径 A、B ——铸件圆角相邻二壁厚度分型面处不应有 R 1 ,铸件无法脱模。图9— 15 四、铸造斜度?(九章自画图 3)?——使铸件易于从模中取出。(设计产品时,应先考虑结构斜度,再考虑铸造斜度) 图9— 16 五、孔和螺纹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避免采用组合型芯孔径不能过小,孔深不能过大。孔距边缘不能过小。(强度) (九章自画图 4) b≥(1/4-1/3) ·h 图9— 17 螺纹也可铸出,但螺纹不能过长,过长使螺距累积误差加大。六、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粗糙度标注要合理铝合金: IT11 ~ IT13 ,表面粗糙度精度 6.3 ~ 0.4 铜合金: IT12 ~ IT14 ,表面粗糙度精度 6.3 ~ 0.4 七、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不应过大,以避免使缺陷暴露出来。取 0.2 ~ 0.5 ㎜;不能超过 0.8 ㎜。安排机加的目的: 1. 除去铸造斜度; 2. 达到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较低的粗糙度; 3. 得到未能铸出的侧凹; 4. 去掉浇口、飞边等。八、镶嵌件——先将所需制件用机加法制成,然后经压铸将压铸合金与镶嵌件结合成一体。(旧图 10-24 )图9— 18 使用镶嵌件的目的: 1. 提高铸件局部强度和耐磨、绝缘等性能。 2. 消除使铸件无法脱模的因素。 3. 可代替部分机加和装配工序。 4. 在厚壁处使用镶嵌件,可避免产生缩松等缺陷。注意:镶嵌件周围的金属层厚度 b≥ 1.5 ㎜; 镶嵌件上不应有尖角; 带有镶嵌件的铸件避免热处理。补充:熔模铸造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