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师 22 名以上,使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比例达到 1:1 ,专业教师队伍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 20 名以上,比例达到 100% 以上。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达到 50% 。团队中有院级教学名师、技术专 9 家、培训专家,整体水平达到院级优级教学团队要求。 1 )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体现其引领作用。引进 1名在区内本行业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立足本系培养 2 名专业带头人, 安排其到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 1 个月的学习培训, 拓展视野, 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能力; 通过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课题, 参加行业技术学会、国内外学术会议, 跟踪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推广、应用能力。 2 )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突出其核心作用。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分批选派 12 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的职业院校进修, 到企业实践锻炼, 主持或参加教研课题、精品课程建设, 参与技术攻关项目。经过 3 年的培养, 建成一支视野开阔、掌握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并使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力量。 3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到国内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或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 安排 6 名青年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培养和提高教师在机械加工、电工、钳工、数控加工、数控维修等工种的实践能力。 4)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由企业推荐, 校企共同选拔建立 40 余人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制定企业兼职教师培训计划, 针对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理念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5. 按照“围绕生产性、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 )利用自治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机械加工中心和电工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