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进入了农村市场,也由于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很难让农民接受,这不仅为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提供了机会,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凡是吃过假冒伪劣产品苦头的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影响了城乡市场的商品交换。 1.6 农村投资和资源配置不足受发展理念和体制障碍的影响,许多地方仍然因守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 投资和资源配置的重点都在城市,支出结构不合理。这表现在: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资金的使用效率低。财税分配体制不合理,国家对农村的索取远大于给予,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严重。现行的政策、法规制度大都偏重于城市,国家对“三农”缺乏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长期规划,以及专业的保障政策,财政投资体现不出相应的比例和基本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政府部门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追求虚假的繁荣,却没有精力去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的民生难题。农业科技资源浪费严重,许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仍然因守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工作方式,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兴农”还是一句口号。由于缺乏扶持政策,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亟需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1.7 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完善当前,农村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尚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建设滞后影响了城乡商品交换。改革开改以来,农村市场的初步发育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网点建设多为农贸市场类的初级市场,市场容量受到限制,更高形式的农副产品批发、期货以及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不适应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城乡市场的商品交换,地区封锁、封闭以及产品流通受阻等现象在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由于产销之间的联系不够畅通,周而复始出现“买难”和“卖难”问题,虽然农业丰收,但农民利益受到损害,限制了农业的稳定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不适应。 1.8 场发育程度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