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防治龟甲蚧和角蜡蚧, 具瘤神螨捕食茶黄蜘蛛, 茶跗线螨盲蝽防治茶军配虫等。生产上常通过人工饲养寄生蜂和寄生蝇、瓢虫、草蛉和捕食性盲蝽等; 注意在适当时间释放, 降低虫口密度。二是利用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对各种鳞翅目食叶幼虫, 虫草菌对茶尺蠖, 园子菌对小绿叶蝉,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茶尺蠖, 弗氏虫霉对茶蚜, 腥红菌、头孢霉对茶牡蛎椰园蚧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是营造茶园良好环境, 招引鸟群栖息, 以鸟治虫。通过茶园放养鸡群, 既可捕食害虫, 又可出售生态鸡, 一举两得。同时可以从外地引进并驯化新的有益昆虫, 但要注意因地制宜[6] 。 6 采摘方法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以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 卵、幼虫) 、茶叶螨类、卷叶蛾类( 幼虫) 、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 通过采摘, 也可恶化害虫的营.页眉. .页脚养条件, 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 如遇春暖早, 要早开园采摘, 夏秋季节尽量及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 可适当推迟封园。冬季做好清园工作。 7 参考文献[1] 陈继伟, 何昆萍. 普洱茶茶膏传统制作工艺探讨[J]. 茶叶科学技术,2009(3):39-41. [2] 浦绍柳, 伍岗, 王立波. 有机普洱紧压茶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09(3):32-34. [3] 陈保, 刘通讯. 贮藏条件对普洱茶品质成分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09(11):1254-1257. [4] 史云东, 李祥, 贾琳,等. 普洱茶果油的香气成分鉴定[J]. 中国酿造,2009,(11):143-145. [5] 方华春. 无公害茶园生产研究综述[J]. 茶叶科学技术,2000(2):1-3. [6] 黄锐斌. 茶叶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技术[J]. 茶叶科学技术,2000(3):26-28. 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