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学生志愿型群众团体,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等特点。加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是优化育人模式,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是丰富校园生活, 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 2+1 项目的需要;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通过中小学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进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广阔舞台, 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协调的能力。二、明确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 1. 各校要在时间、场所、经费等方面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建设,以让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社团活动,原则上 90% 以上的学生应参与社团活动, 60% 以上教师应参与指导社团活动。 2. 各校要根据实际,整合学校资源,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优秀社团。 3. 各校社团建设要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 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紧密结合。高中学校社团建设要与学校选修课的开设紧密结合。 4. 各校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不断创新社团发展新思路,引导和促进中小学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三、明确中小学学生社团的类别中小学学生社团从活动类型上主要分为: 1. 语言文学类社团。如文学、诗剧、经典诵读、童谣、英语、演讲、节目主持等。 2. 体育类社团。如田径、武术、球类、棋类、游泳、体操、轮滑游戏等。 3. 艺术类社团。如书法、篆刻、声乐、舞蹈、器乐、模特、戏剧、小品、美术、摄影、雕塑、陶艺等。 4. 科技类社团。如小发明小创造、科技探究、天文、航模、计算机、机器人、电子报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