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问题并解答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6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的。 2 .(孔子的) “兴观群怨”说参考一:儒家的创立宗派者是孔子,他对于诗,不似春秋士大夫般的只是“断章取义”, 他有一种新的见解。《论语· 阳货》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事父”、“事君”、”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自然全以功用的观点立论;“兴”“观”“群”“怨”虽然也可以说是就读者所得到的功用而言, 而亦实在是论到诗的本身了。并且他对于诗的本身的观点,是有抒写性情的倾向了。(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 参考二:孔子很强调诗的社会作用,他说: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 阳货》什么是兴、观、群、怨呢?兴,《集解》引孔安国注:“兴, 引譬连类。”朱熹《四书集注》:“感发志意。”这是说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观,《集解》引郑玄注: “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 “考见得失。”这是说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群,《集解》引孔安国注: “群居相切磋。”朱熹注: “和而不流。”这是说诗能够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 提高修养。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这是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 表达民情。兴、观、群、怨以外, 诗还可以事父、事君, 并且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以前, 人们已经大致上认识到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 但讲得比较零碎而不全面。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把前人的意见进行概括, 对诗的作用作了较有系统的理论的表述,对后世的诗论很有影响。(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 参考三:孔子首先注意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 小子何莫学乎(按, 应作“夫”) 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 阳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