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 时间长了又会重犯, 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 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 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 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 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 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 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四、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做到知行统一。因此, 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 以奖励为主, 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周我们都要进行“雏鹰争章”的评比, 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 树立典型; 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 就会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就会收获品德; 播种品德, 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 正是增长知识, 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 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 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 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