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珏又何尝不是“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和受害者呢?她们不反抗的态度,只能使自己惨遭不幸。对于她们,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一惯忍让、懦弱的觉新这时“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这略显直白的愤怒的控诉无疑表明高家乃至整个封建统治者真是丧尽天良,也表明了旧制度的穷途末路,充满了血腥味。巴金的《家》,牢牢聚焦于封建家庭的吃人本质,无情地撕裂了它含情脉脉的面纱,告诉我们,这“家”,就是罪恶滔天的屠场和牢狱。在巴金营造的高家帝国中,我们看到了令人战栗的可怖景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律令在以各种形式杀人。《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严厉的批判,对那些在封建专制制度重压下挣扎、最后做出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斗争的人们进行的高度的称赞。这部作品今天读起来依然是那样的扣人心弦,打动人心,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发自内心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写《激流》并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没有浪费读者的时间,它们并不是写了等于没有写的作品。”人有人格,文有文品,像巴金这种主张“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的作家,以其崇高的道德人格和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留下一种独特而永恒的光彩。参考文献:1、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3版2、巴金《家》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3、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4、鲁迅《鲁迅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