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数学建模请你来排课表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建立第一步,重新随机分配课程。(4)安排课程表将每个iS的组合按照其编号读入到“时间段-课程”统计表中,然后结合已知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最后的课程表。5模型的求解5.1编号并随机分配课程充分考虑课程的时间要求(上午或下午),随机分配课程,得到“时间段-课程”组合。由于题目所给数据中,教师的总课时数小于课程总课时数,又经过计算,设定目标是做成四张课表,其中两张先行开课,上完后,另外两张课表再开课。利用0-1规划求解,构造效用矩阵时,要考虑的是教师对这一事件的偏好,利用excel构造出效用矩阵。见附带的A1、A2、A3、A4表格。5.2分配教师结合效用矩阵,为每个“时间段-课程”组合分配教师,得到“时间段-课程-教师”组合。5.3分配教室结合效用矩阵,为每个“时间段-课程-教师”组合分配教室,得到“时间段-课程-教师-教室”的最优组合。5.4编排课表将获得的时间段编号+课程+教师+教室的组合编制成课表,编制结果见附录。其中,第一、二张课表同时开课,上完后,第三、四张课表同时开课。6模型的合理性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课程、教室、教师等的相互约束,建立了关系关联,并对约束采用0-1规划,确定出“时间段-课程-教师-教室”组合。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教师对教室和上课时间的偏好,建立了一个偏好系数可调的模型,使所得课表尽量满足课程、教室、教师的各种要求。但是,当四张课表一起开课时,无法满足教师的周最大课时数,即四张课表总需要周学时数为160,但教师所能提供的只有116学时,计算机模拟表示没有最优解。于是,我们做出以下调整:将题目简化为两张课表一同开课,待到上完课程后,再开另外两张课表。7模型的评价7.1模型的优点(1)引入了偏好系数α,能较大程度地满足教师、课程和教室的要求;(2)建立了关联关系,使模型建立更清晰、明确;(3)用0-1规划解决相互约束问题,形成“时间段-课程-教师-教室”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