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最新第2单元 第1章 第2节 分离规律试验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 CРР归 纳 综 合 , 总 结 规 律Р1.20世纪初,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Р2.基因的别离规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体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РРР第 11 页Р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Р[合作探讨]Р探讨1:基因别离规律的细胞学根底是什么?Р提示:同源染色体别离。Р探讨2:别离规律发生于什么时间?Р提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的减Ⅰ后期。Р[思维升华]Р1.别离规律的实质Р以下列图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Р由图得知,基因型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Р2.“三法〞验证别离规律Р(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3∶1,那么符合基因的别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Р(2)测交法:假设测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1∶1,那么符合基因的别离规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Р(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体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假设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那么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别离规律。Р别离规律中的别离比异常情况Р(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Р(2)某些致死现象导致遗传别离比变化。Р1.最能表达基因别离规律实质的是(  )РA.F1显隐性之比为1∶0РB.F2显隐性之比为3∶1РC.F2的基因型种类之比为1∶2∶1Р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Р【解析】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说明待测个体为杂合体,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正是成对的等位基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