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古城小学英语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习中,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变过去只用书面考试的来认定学生学业的方式,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一个具有多主体、开放性、发展性、多元素、多角度等特点的评价方案。Р二、评价目的Р反映学生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Р三、评价原则Р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品德与生活(社会)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Р2.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Р3.评价尺度的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Р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要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间可以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改变以往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活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