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从商,眼看京剧面临衰败。1901年牛子厚嘱托叶春善组织科班,但叶春善一直推辞。直到1904年叶春善才答应了牛子厚的恳请。因为牛子厚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喜贵、连贵和成贵,于是将科班定名为“喜连成”,牛子厚为班主,叶春善任社长。第五课牛秉坤执教者:胡海威乾安县水字镇中心校牛秉坤简介牛秉坤(1866-1943),字子厚,祖籍陇西,清嘉庆年间由山西迁来吉林定居,牛子厚乐于经商,还从事金融活动,有东北首富之称。一生经商,直至民国19年商号倒闭,其间近50年。牛家商号遍及上海、四川、太原、济南、天津、唐山、营口、大连、沈阳等地,是当时北方地区盛极一时的民商。同时还从事金融活动和慈善事业。为发展繁荣我国的京剧事业做出了贡献。光绪三十年,牛氏出资在北京创办京剧小科班,并以其三个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取名"喜连成科班"。民国元年将科班转让。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周信芳、马连良等都曾在小科班学过戏。1943年病逝于北京,归葬吉林市。(1866-1943)乐善好施的吉林巨商--牛秉坤牛秉坤清嘉庆年间由山西迁来吉林定居,牛子厚从事金融活动,曾在吉林市设立总商号“源升庆”,分号多达300余处,如:恒升庆、恒生当、庆升厚、永升店等,遍及东北和关内,牛子厚热心慈善事业,如捐款修建凌云寺、“三皇会”(盲人集会场所),创办“孤儿院”,收容孤儿近500名,在吉林、北京开设粥锅、施舍棉衣及药物等,时人称为“牛善人”。光绪皇帝和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先后送他题有相同内容即“乐善好施”的匾额。他除经商外,爱好音乐和京剧,他亲自到北京接来了以潭鑫培为首的“四喜班”,并出资在北京创办京剧小科班,定名为“喜连成科班”,梅兰芳,马边良,周信芳等戏剧大师都在科班学过戏。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使沙俄的纸币“恙贴”变成废纸,牛家蒙受巨大损失,由于军阀混战,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吉林的占领与掠夺,牛家商业迅速衰落而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