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PPT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5129KB

文档介绍
全诗。 ? ?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Р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Р作者简介Р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Р创作背景Р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Р学习目标Р听读诗歌·感受诗情Р诗文赏析Р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Р译文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Р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为“月夜”渲染一种压抑气氛。Р句子理解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Р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交代时令,即“白露节”,表明天气渐凉,地面水汽凝结,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月是故乡明”融入诗人主观想象,点明主旨,突出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本来一样洁白的霜露,可在今晚更加苍白;本来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在故乡最为明亮,这完全是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的主观想象,是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