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互吸引的现象也是一种亲和作用。因此,亲和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生物分子间的亲和作用具有更高的选择性。Р生物物质,特别是酶和抗体等蛋白质,具有识别特定物质并与该物质的分子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识别并结合的能力具有排他性,即生物分子能够区分结构和性质非常接近的其他分子,选择性地与其中某一种分子相结合。? 生物亲和作用是生命诞生、维持与延续的重要基础,而亲和分离技术则是人类利用生物亲合作用的方式。Р亲和作用的本质:锁钥理论? 参与亲和作用的两个分子(或物质)中,其中之一为蛋白质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或者两者均为蛋白质。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其参与亲和作用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中含有某些参与亲和结合的部位,这些结合部位呈凹陷或凸起状,能与该蛋白质发生亲和作用的分子恰好可以进入到此凹陷结构中,或者该蛋白质的凸起部位恰好能够进入与其发生亲和作用的分子的凹陷部位,就像钥匙和锁孔的关系一样。Р静电作用:近距离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但应与其它因素结合才能具有亲和识别作用。? 氢键: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可形成氢键作用。与原子间距离有关,应较近。? 疏水性相互作用:需两分子都具有疏水性基团。? 配位键:咪唑基(组氨酸)和Zn2+、Cu2+、Ni2+等产生配位键,形成金属螯合结构。? 弱共价键:可逆共价键,结合力较弱。Р二、影响亲和作用的因素?1、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影响静电引力、氢键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离子强度越大,静电力和氢键力都降低,而疏水作用增强。?2、pH值? 在适当的pH下,亲和结合作用较高,在其它pH下,亲和作用减弱或完全破坏。? 如:当蛋白质的结合部位存在羧基时,在pH值等于该羧基的pKa时,该羧基的50%带负电荷,当pH值高于pKa一个pH单位时,该羧基的90%带负电荷,当pH值低于pKa一个pH单位时,该羧基的10%带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