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性青枯病Р发病规律Р病原细菌主要以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田间病害除了通过农具,家畜等传病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种植材料的转移:细菌性青枯病可以在多种植物材料之间转移。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已经由带病种薯在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了传播。? (2)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高温和高湿的环境适于青枯病的发生。雨水多,湿度大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高畦发病轻,低畦发病重。РР第6页/共13页РР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Р病害循环Р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寄主的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进入导管系统,引起发病。? 对马铃薯而言,带病的马铃薯块茎是主要的传病来源。? 田间病菌主要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此外,农事操作等也能传病。Р第7页/共13页РР1气候条件 ? 高温和高湿条件适于此病的发病。降雨的早晚和多少往往是发病轻重的决定性因素。Р2栽培管理 ? 一般高畦种植的田块排水良好,发病轻;连作发病重,微酸性土壤发病重。?3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Р五、防治Р1 种植抗病品种? 丰顺、好时年、福安、多宝、秋星、夏星Р四、发病因素Р第8页/共13页РР2、改进栽培管理? (1) 轮作:这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地区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特别是与水稻轮作效果最好。?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 ? (3) 栽培管理 苗床选择干燥、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早播、早定植可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钾肥。Р3、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病穴可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也可于穴病撒施石灰粉。发病初期喷洒100~500mg/kg农用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Р第9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