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遗憾的是马氏理论在生前就遭到了马克思的反对,而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也遭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的人及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反对。我国就因此而吃尽民苦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一句赞语“他未必有一个私敌”。我想马克思在处理马氏理论问题上,对这一句话应予以深思。如果两马不是因为私人矛盾的话可能因此而改写人类历史,至少可改写新中国的人口史。马克思对马氏从一开始就有敌意,认为马尔萨斯是剽窃了他人的观点,确实,人口需要抑制的观点并不是从马氏开始的。我国洪吉亮就曾有过这一观点。.8从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是人口悲观论和人口乐观论呈针锋相对的时期。可以说喜忧参半。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忧,对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喜。当然,人口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正因此,人口经济学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中起步较早、其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备的分支之一。特别有意义的是在人口面临悲观之后的不到半个世纪里,资源与环境也濒临告急。据2004年的最新研究,资源以1988年为界,此前资源净消耗为负值,此后,全球资源消耗呈正值化方向发展。而此时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已诞生。我国亦大致如此,可能稍微推后一点。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贯彻与实施,情况将有很大的改观。.9正如教材第3页所说,由于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常常被作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在主流经济学中人口经济学长期处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也即“人口出了问题”并不在人口本身,而在社会经济的其他部分。也就是说,人口的多少无好坏之分,在一定阶段,人口多是好事,而在另一阶段,人口少是好事。正因如此,在全球范围内,有提倡人口增殖的国家,也有提倡人口控制的国家。关键是看其人口是否适应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意义的是人口研究往往是一些经济学家的业余产品或者说是其经济研究的副产品,但正是这个副产品让其名垂青史。真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这又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