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和“侧脚”明显。屋顶为庑殿顶,五条脊四面坡,又称“四阿大顶”,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据说山门的牌匾乃严嵩所题。山门的建筑风格山门位于观音阁之前,是进寺的大门,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阑额过柱相交,无普拍方,每间一朵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五铺作双抄,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计心,令栱托橑檐槫,里转为华栱两跳;补间铺作通过直枓立于阑额之上,出双抄华栱,以替木托橑檐槫,里转出华栱四跳,转角铺作第三跳出与角梁成90°夹角的斜栱,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二层转角铺作为现存实物中最早的斜栱应用实例。山门内四椽檐栿通搭前后,梁头伸出檐外为耍头,中间增加内柱,柱头华栱两跳托四椽桴,内柱上另横向施枋三道,枋间隐刻斗拱。山门细节图观音阁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阁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观音阁的建筑风格观音阁位于山门之后,高23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外观看观音阁是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上下层之间还有一个无窗的隔层。观音阁斗拱用材硕大,形式有多种,第一层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四抄,一、三跳偷心,二、四跳计心,第三跳华栱为殿内梁头伸出,补间隐刻斗拱;平座柱头为三跳华栱,补间两跳华栱;上层柱头七铺作双抄双昂,同样是一、三跳偷心,二、四跳计心,第二跳华栱为殿内乳栿头伸出,补间铺作出两跳华栱,通过直枓立于阑额上,上层的斗拱结构与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完全相同。转角铺作第一、二跳出斜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