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且大多宗教活动场所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酿成大火。另外,部分宗教场所地理位置远离城市,有的甚至在山区,路途遥远,消防水源缺乏,往往给施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消防工作现状(一)加强消防管理的重要性4、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宗教活动场所人员流动量大,尤其现在社会信息膨胀,人人是记者,一旦在宗教活动场所发生火灾,第一时间,视频、照片势必会在互联网上大肆泛滥,转瞬传遍省内外甚至全国,造成的社会影响将远远大于火灾本身带来的影响。消防工作现状(二)宗教活动场所火灾的主要特点1、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少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年代久远,建筑结构以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为三、四级。据统计,现代建筑物中木材的使用量不超过0.03立方米,而有的宗教活动场所木材使用量高达数立方,如: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每平方米使用木材4.78立方米,其火灾负荷比现代建筑大了整整148倍!加上木材普遍采用松、柏、杉等含有大量可挥发性物质的树脂材料,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消防工作现状(二)宗教活动场所火灾的主要特点2、建筑空间大、火势蔓延快。宗教活动场所无论是景观、庙宇还是教堂,在使用性质上,都是供游客和宗教人士游览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建筑,所以其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同时,为了彰显大气和宏伟,在建筑设计上往往比较雄伟高大。这样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冷热空气会形成强大的对流,形成立体性燃烧,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难度。消防工作现状(二)宗教活动场所火灾的主要特点3、消防设施缺乏。大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历史年代久远,先人虽然在设计上对防火灭火有所考虑,但往往十分原始、朴素,如用马头墙作室内外防火分隔,防止建筑间火势蔓延;用风火檐代替木屋檐,改变了木屋檐易于起火的状况;天井、过道放置太平缸;寺庙门前设置放生池,火灾时作为消防水池。但这些措施,一旦形成大火,往往杯水车薪、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