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八章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油气勘探的理论课件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ppt  |  页数:47 |  大小:12066KB

文档介绍
。背斜理论首先在欧洲获得成功,后来在美国推广应用。之后,地面地质测量寻找背斜构造成为找油的主要依据,地质家正式成为找油必不可缺少的专业人才。1917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成立,确立了石油地质家在油气勘探中的主导地位。线状分布理论--油气田呈线状分布,沿出油点的直线上找油。对解释盐丘翼部分布的油田有效,因盐丘构造多沿断裂分布。20世纪二十年代,根据美国主要油气田的走向线延伸,交汇于得克萨斯州境内某一点,设计一口探井,因工程事故,前两次失败。第三口井最终获得成功。发现的大油田长近70公里,宽8公里。这一发现纯属巧合。(三)世界油气勘探进展阶段-盆地找油理论(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圈闭聚油理论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控制油气聚集的更宏观因素。前苏联地质学家较早提出了“含油气省”的概念。将沉积坳陷同成烃成藏过程联系起来。Perrodon等先后提出了沉积盆地与油气成因的有机联系。“没有盆地就没有石油”。朱夏提出“将盆地作为一个整体,率先考察它的全貌,进一步按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特征把盆地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含油气远景区”的找油方针。沉积盆地找油理论的提出,是石油地质学从实践到认识的一次重要飞跃。从沉积盆地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油气源与圈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关系,逐渐缩小勘探靶区,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源控论和圈闭论的结合,系统研究油气藏形成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是现代油气勘探理论的基本指导原则。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含油气系统方法,是对盆地找油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发展。近现代油气勘探理论圈闭理论--油气聚集于地下圈闭中。寻找各类含油气圈闭。背斜圈闭地层、岩性圈闭隐蔽圈闭海相生油理论、陆相生油理论早期生油理论、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油理论源控论—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分布复式油气聚集理论。核心理论:现代油气成藏和分布理论(现代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理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