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月经前后诸证--明天课件

上传者:upcfxx |  格式:ppt  |  页数:60 |  大小:286KB

文档介绍
女性每值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某些症状,如乳房胀痛、头晕、头痛、身痛、肿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者,称为月经前后诸症,又称经行前后诸症。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三、两症同见,多在月经前2~5天或1~2周出现,月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一、西医定义(经前期综合征)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的症候群,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头痛、乳房胀痛,腹痛水肿、全身乏力症候群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等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表现特点1、年龄特点:以20-30岁青壮年妇女为多见,约占89%。2、时间特点:(1)症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多发生于经前或经期;(2)在经行经后症状逐渐消失。西医发病机制(了解)1、激素改变2、神经调节失常3、水、钠潴留4、维生素B6缺乏5、精神因素1、激素改变孕酮不足:PMS常发生在有排卵的周期,黄体期孕酮不足可导致PMS。孕酮不足以致雌激素相对过多,而产生电解质平衡失调,细胞外液增加,出现头痛、水肿、烦燥、乳胀等。肝病患者雌激素代谢受影响,易致经前期综合征。2、神经调节失常β一内啡肽(β一EP)的影响:正常月经周期β一EP从排卵前开始升高,持续至下次月经前。而PMS患者黄体期的β一E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内啡肽抑制剂钠铬酮(na1axone)可以产生与PMS相似的症状。5一羟色胺(5一HT)系统功能失常:5一HT与PMS的发生有关。PMS患者的5一羟色胺水平下降。使用释放5一HT或阻断其再吸收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PMS。3、水、钠潴留PMS患者的5一HT改变,使垂体促皮质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增加,从而影响电解质代谢,造成水钠潴留。但也有研究发现PMS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不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内液体再分配,引起头胀痛、腹胀、乳房胀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