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园林规划设计 第二版课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会访 主编 卢新海 杨祖达 副主编1-03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9763KB

文档介绍
林山水甲天下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在一定的空间内,结合各种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对各种构景要素的取舍、剪裁、配布以及组合称为园林绿地艺术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综合性时空的规定性、延续性、变化性和持久性整体性和可分割性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比例与尺度园林绿地构图的比例是指园景和景物各组成要素之间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平面比例关系,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者某个局部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者局部与局部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和谐的比例是完美构图的条件之一,可以使人产生美感。园林绿地构图的尺度是景物与人的身高、使用活动空间的度量关系。这是因为人们习惯用人的身高和使用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为视觉感知的度量标准,如台阶的宽度不小于30cm(人脚长),高度为12~19cm为宜,栏杆、窗台高1m左右。又如人的肩宽决定路宽,一般园路宽能容二人并行,宽度以1.2~1.5m较合适。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均衡与稳定均衡:园林布局中要求园林景物的体量关系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衡安定的概念,所以除少数动势造景外(如悬崖、峭壁等),一般艺术构图都力求均衡。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稳定:自然界的物体,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靠近地面的部分往往大而重,而在上面的部分则小而轻,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园林布局中稳定是指园林建筑、山石和园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对比与调和使园林中不同艺术形象和不同功能要求的局部,求得一定的共同性与相互转化,这种构图上的技法称为调和,调和有相似调和与近似调和。对比的作用一般是为了突出表现一个景点或景观,使之鲜明显著,引人注目。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空间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