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马克思文艺理论王杰第七章审美交往与对话理论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1084KB

文档介绍
、阶级的特点,它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基础之上。与这种交往的理想形态相对应的,还有现实交往问题。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本质是有诸多限制的,受到现实性因素的制约。作为社会中的个人,其交往都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中的交往,交往的社会属性成为现实交往的根本特点。从交往的现实性、社会性角度出发,马克思提出了“交往异化”问题。此外,马克思还区分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认为精神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物质交往是与人类的物质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交往活动;精神交往是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联系的交往关系。这里的精神交往既包含宽泛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活动中的交往,也包含具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活动中的交往,其中也内含了与文艺活动密切相关的审美交往。二、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的当代发展首先,列宁、毛泽东等人结合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际,在具体的现实交往领域中发展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并致力于将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结合起来,在物质第一性的原则之下,讨论现实的审美交往关系及其特点。其次,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也做出了重大发展,其标志就是哈贝马斯通过对语言哲学的引入,使法兰克福学派实现从批判理论到交往理论的重大转型。哈贝马斯最后,真正从交往的角度对审美活动进行分析的,是前苏联的巴赫金。巴赫金主张通过“我与他人”间的对话、交往来解决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断裂。到了巴赫金那里,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才真正转化为审美交往理论。在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中引入审美活动主体的因素,巴赫金提出了审美交往的理论。其要点包括:其一,审美交往具有与其他精神交往(尤其是“意识形态交往”)形态的独特性,这是审美交往具有独特价值的根本原因;其二,审美交往包括两个重要的环节:艺术家的创造和观赏者的再创造;其三,审美交往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精神交往形式具有积极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