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理解与实施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pt  |  页数:87 |  大小:3228KB

文档介绍
GB/T17766-1999)?CLASSIFICATIONFORRESOURCES/MODITIES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历史沿革《规范》引进时期建国初期至1959年参照原苏联《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和各种矿产储量分类规范26种根据开采加工技术条件分为两类:平衡表内储量与平衡表外储量根据矿床研究程度将储量分为五级A1、A2、B、C1、C2本国矿产储量规范初创阶段1959年至1966年《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1959,金属、非金属、煤矿)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外储量勘探和研究程度分四类五级开采储量(A1)、设计储量(A2、B、C1)、远景储量(C2)、地质储量1966年-1976年基本处于停止状态1977年发布金属、非金属两个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将矿产储量分为两类: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按控制和研究程度划分为A、B、C、D四级勘探阶段分为详细勘探、初步勘探、详细普查、初步普查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一)稳定发展阶段(二)1987年三委文件规定勘查三阶段勘探、详查、普查1992年《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国家标准保证首期、准备中期、储备后期三原则1977年—1999年,基本原则、概念没有大的变化,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适应市场经济改革时期从1991年起开始酝酿改革并逐步调整1997年后研究适应市场经济的规范体系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各矿类\矿种勘查规范(2002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投资者多元化市场经济的矿产勘查逐步兴起投资人对勘查程度的不同要求外资进入勘查开发到国外去勘查开发中国加入WTO上世纪九十年代勘查规范逐步调整改革核心是调整各级储量比例问题高级储量的比例与矿山建设规模挂钩,重点在首采地段(区),以满足投资还本为限不再强调全井田高级储量比例保证首期、准备中期、储备后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