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诗歌美学研究

上传者:菩提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134KB

文档介绍
验而论,最初看了似乎不易翻译的诗,经过几番的推敲,也能完全译出。”林语堂也说:“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些说明了诗歌是可译的。翻译美学的发展早在汉代佛经翻译时期,支谦就批评当时的翻译“其辞不雅”。《大恩寺释玄奘传论》分别涉及翻译中的辞章美学与文艺美学,开创了我国翻译美学研究的源头。唐代司空图为诗歌分出24种不同的品质,包括:雄浑、冲淡、纤禾农、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诗品》)。诗歌的这些不同品质的分类,其实就是对诗歌美学特质的分类。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鲁迅先生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朗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茅盾在1954年提出的“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原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诗是文学创作中的最高境界,它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意义。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代表着一种语言最美的能指形式,它努力地将一个民族语言的最大潜能体现出来,以最美的能指形式展现一个民族的表现力和想象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对于诗歌译者而言,他不仅是首先作为读者的译者要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而且还必须要去用高超的译诗去鼓舞和感动译作的读者。”诗歌“八”种美的英译意境美动静美流动美别趣美形象美“以小见大”美空白美声音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