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极上沉积出金属,例如:Cu2++2e=CuZn2++2e=Zn在阴极反应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氢离子还原析出氢的副反应:2H++2e=H2氢的析出对水溶液电解质的电解是不利的。在阳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物质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称为阳极反应。如前所述,阳极有可溶与不可溶两种,反应是不一样的。可溶性阳极反应,是粗金属等中的金属氧化溶解,即阳极中的金属失去电子,变为离子进入溶液,例如:Cu-2e=Cu2+Ni-2e=Ni2+不可溶性阳极反应,表现为水溶液电解质中的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例如:2OH――2e=H2O+O22Cl――2e=Cl2上面说的是阴、阳反应的主要形式,当然还有一、分解电压1、理论分解电压某电解质水溶液,如果认为其欧姆电阻很小而可忽略不计,在可逆情况下使之分解所必须的最低电压,称为理论分解电压。显然,理论分解电压(Ve)是阳极平衡电极电位(εe(A))与阴极平衡电极电位(εe(K))之差:Ve=εe(A)-εe(K)(22-1)在此,需要重申的是,根据现代观点,当将一金属浸没在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时,在溶液与金属之间便开始有离子交换。在浸没的最初时刻,原子离子化以及离子中和的速度一般是彼此不相等的。如果说在最初时刻离子化的速度大于离子的中和速度,那么金属表面便荷有负电,并立即开始吸引正离子。因此,在电极附近比在溶液本体中就有某地过剩的阳离子,以抵消电极表面的过剩负电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电极表面负电荷增多,金属原子离子化过程的速度将减慢,相反,金属阳离子中和速度将增大,直到这两种速度相等为止。在此种情况下,金属表面原子与溶液中离子之间建立起动的平衡,并在金属表面与溶液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就是通常所说的平衡电极电位(εe)。如果在最初时刻,原子离子化的速度小于离子的中和速度,也将会完全类似地产生双电层。与上述不同之处的是,金属表面荷有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