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ppt  |  页数:20 |  大小:4626KB

文档介绍
翻译西书洋务运动兴起之前,林则徐、魏源等人已有“睁开眼睛向外看”的尝试,但对外界的了解微乎其微。洋务运动兴起后,了解西方国家情况成为迫切需要,而翻译西书,则是适应这种需要的重要途径。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都先后翻译了一批西书。据统计,从1868年到1880年,共翻译西书(主要是自然科学)162种,出版76种。以后,西方传教士和教会,也先后翻译出版了一些有关西方法律、政治、地理、历史方面的著作。作用许多具有维新思想的开明士大夫和后来成为维新变法骨干的人物,都从这些西书中受到过启发和影响。这对于近代中国文化演变所发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六)创办报刊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而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报刊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1872年在广州创办了《羊城采新实录》,1873年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1874年在上海创办了《汇报》,1876年在上海创办了《新报》意义这些早期的报纸,虽然还不可能与外国人办的《申报》、《新闻报》等相抗衡,但他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近代文化和社会信息传播工具。随着历史发展,近代报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志士和革命志士,都把办报纸、办杂志作为宣传维新和革命主张的有力工具。可以说近代报刊的出现,也是洋务运动带来的新鲜事物。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未能挽救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命运和阻止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