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8 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48 |  大小:3732KB

文档介绍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空坐标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主要线索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2)1918年夏,苏俄进入时期。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1)实行。(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3)取消自由贸易。(4)实行普遍。国内战争物力财力余粮收集制国有化义务劳动制4.特色:兼有“”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5.评价(1)积极: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消极: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易混易错图解识记战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