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主要在于作为一个群体的弦乐器组在音响上具有超过任何其他乐器组的巨大“包容度”及“可塑性”。它为作曲家进行丰富多彩的音响“实验”,创造“千姿百态”的音乐形象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天地。Р弦乐组的特性:Р一、音色? 弦乐组具有在其他乐器组中都罕见的,近似于人声的基本音色,温暖而富有表情,而且,不同弦乐器的音色,乃至每件乐器自身不同音区间的色调也相对比较统一,可以凝聚为一个音响高度融合的完美整体。Р此外,现代作曲家们通过弦乐音色“异化”的实验,又创造出了大量新的音响造型手段。这些经过“畸变”的弦乐音色的艺术表现价值虽然不一,但若仅就音响的多样性而言,却又远为其他乐器组所不及。它们极大地扩大了弦乐组的表现力及音色对比的范围。Р二、力度? 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弦乐器组在力度变化方面的“包容度”远远超过了木管及铜管乐器组。在这里,最具有说服力的例证便是捷克音响学家布格豪泽与斯佩尔达所做的实验,即:分别用常规的弦乐、木管及铜管乐器编制按下面的谱例演奏三个不同的C大三和弦,并由pp渐强至ffР因此,在弦乐各声部之间,若乐器数目配置比例恰当,在音区大至均等的情况下,力度上的基本平衡不难达到。只有在各声部音区-力度特性极不相同的情况下,才会导致音区-力度居于优势的声部鲜明地突出于其他声部之上。Р三、演奏技巧? 除低音提琴外,可以说,弦乐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演奏技术方面的多样化,灵巧性以及对难度较高的技巧性句型的适应能力上,也都是其他乐器组的大多数乐器所望尘莫及的。Р正因为弦乐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才奠定了它在交响乐队中虽历数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地位。即使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实验音乐”中,常规的乐队编制虽一度曾被各种奇特的“室内性”乐器组合所取代,但专为弦乐队而作的“试验性”作品,却仍在先锋派的曲目中据有相当的比重。(【波】潘德列茨基:《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52件弦乐器而作,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