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以及径水中的沙洲等景象,尽收眼底。一个“尽”字,说明诗人瞻望之远、之广,境界十分开阔。? 古人认为,登高望远,可以放怀消优。王粲《登楼赋》道:“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消优。”对旷达之士来说,登高望远,视野广大,则会使愁消郁解,心胸豁然。?可是,此时的诗人不是这样,他触景生情,愁闷不仅未涤净,反而更加感慨万端,忧思百结。天地如此广大,风景如此壮美,热血男儿当顶天立地,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以不负Р河山,可自己的境遇如此落拓,空有抱负不得实现,怎不令人伤感。眼前景致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那忧愁悲哀一下子如潮水般从胸中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止,于是诗人写出了下面六句直抒胸臆的诗句。?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这三四两句诗人用贾谊、王粲的典故以自喻。? 贾谊是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颇有才华抱负,深得汉文帝器重,但却受到一些妒贤忌能大臣的谗毁诬陷,致使文帝疏远了他。贾谊曾作《吊屈原赋》、《鹏鸟赋》以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情怀。公元前一七四年上疏陈述政事,认为国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然而他始终未得重用,才能无从施展。? 王粲是三国时人,汉末战乱期间,流寓荆州,往依刘表,未被知赏。他也曾登当阳楼作赋,抒发襟抱未开的愤懑。? 李商隐处境和贾、王相似,故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像贾谊、王粲一样,虽有匡时之心、济世之才,但生不逢辰,士途蹇滞,不被人赏识理解,反遭打击压制,徒为国事伤怀用心,只落个流寓径州,寄人篱下的结果。李商隐年少时博学多才,又经令狐楚亲自指点传授,以写今体文而闻名当世。那时,他真是少年意气,踌躇满志,曾道:“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以为自恃其才便可致身青云,年轻诗人对未来充满美妙的幻想憧憬。不幸的是,他被夹在牛李党争的缝隙中,成了两个官僚集团斗争的无辜牺牲品。牛党有恩于他,但他入了李党王茂元幕府,并作了王的女婿,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