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的建筑物全部拆除。?2004 年 8 月,4 号线董家渡段修复工作重新启动,在比较了原位修复和改线方案的诸多参数之后,最终采用了原位修复方案。在克服了 65 米超深地下连续墙、38 米超深地下障碍物清理、复杂地层中超深地基加固、超深承压水降水、41 米超深基坑开挖、隧道抽水清理、大断面冻结暗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之后,上海 4 号线董家渡段于 2007 年 7 月 9 日重新贯通。Р三、事故原因Р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现场技术管理薄弱,《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编制欠缺,审批不严;竖井与旁通道的开挖顺序错误、冷冻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温度回升以及地下承压水导致喷沙这三方面不利因素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对施工风险较大的工程无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是重要原因。Р1、开挖顺序错误?如左图,隧道上方是一个大的竖井,在竖井下方离隧道 8-9M, 开挖两个小的竖井来贯通已经成型的隧道。按照施工惯例,应该先挖旁通道,再挖竖井。但是施工单位改变了施工顺序,这样极易造成坍塌。事故发生时,一个竖井已经挖好,另一个竖井也开挖 2M 左右。Р2、冻结法方案不严格?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部对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擅自进行了调整。专家组的分析也认定,方案调整没有严格遵循冻结法施工工艺的有关规定,导致旁通道冻土结构在施工中出现薄弱环节。调整后的方案,降低了对冻土平均温度的要求,从原方案的-10℃减少到-8℃;旁通道处垂直冻结管数量减少,从原方案的24根减少到22根,而原先为25米深的7根垂直冻结管,其中4根被缩短到14.25米,3根被缩短到16米,造成旁通道与下行线隧道腰线以下交汇部冻土薄弱;下行线仅设单排6个冻结斜孔,孔距1米,虽然在冻结孔长度上予以增加,但数量偏少、间距偏大,导致冻结效果不足以抵御相应部位的水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