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CPR2010指南的最大亮点“A-B-C”步骤更改为“C-A-B”: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基本生命支持(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意义是缩短一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其理由:大多数心脏骤停者为成人,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早期CPR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如按ABC顺序,现场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通气设备都可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了CPR顺序,能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早,通气延迟时间更少;ABC顺序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最难,开始就行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患者能获得CPR。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简化BLS流程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协调一致,也耗时。2010年指南强调发现心脏骤停者立即启动EMS系统,对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患者马上进行胸外按压。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单纯心脏按压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只做单纯胸外按压,未被培训者实际更容易行单纯胸外按压。即强调在患者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或者按照EMS急救调度员的指令操作。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确保高质量CPR在方法上更重视确保实施高质量CPR。强调提供适合的按压幅度和频率,注重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建议以大约每秒钟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CPR2010指南的主要改变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2005:以每分钟大约100次的速率按压。在大多数研究中,在复苏过程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