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得到的精神力量。? 第四层:最后六句是明志,写自己的个体生命与这一浩然正气融为一体,从容面对将要到来的一切。Р返回Р艺术赏析Р返回Р这首诗歌以精神震撼力见长。这种力量的产生源于三个方面:? 一、立意高远。把个人的精神操守同天地的本质属性联系起来,从开始的“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到后面的“贯日月”、“天柱”、“地维”,赋予这一“正气”以最高的价值。? 二、列举了十二位“典型”。作者用了强有力的排笔手法,一气灌注,产生沛然不可阻挡的感觉。中间句式又有所变化,更生跌宕慷慨的效果。? 三、采用对比手法。正气与邪气对比,物质环境与精神力量对比,死亡威胁与自己从容淡定的对比,在对比中凸现出正气的崇高与伟力。Р思考与练习Р一、谈谈你对人生中“正气”价值的看法。? 二、试用现代散文来叙述十二位“典型”的事迹,要求简练而有气势。Р返回Р资料链接Р相关评论?作者介绍?主要作品?扩展阅读?相关图片Р返回Р相关评论Р天祥平生大节,照耀古今,而著作亦极雄瞻,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农田余话》曰:“宋南渡后,文体破碎,诗体卑弱,惟饭石湖、陆放翁为平正。至晦庵诸子,始欲一变时习,模仿古作,故有神头鬼面之论。时人渐然既久,莫之或改。及文天祥留意杜诗,所作顿去当时之凡陋,观《指南前后录》可见。不独忠义于一时,亦斯文间气之发见也。”(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文山集》)Р返回Р作者介绍——《宋史·文天祥传》Р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