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这一节重点在于了解社会认知与自然认知的共性, 更要把握社会认识的特点和方法。?1 . 社会认知的特点?与对自然界的认知相比,社会认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认识的自我相关,并因而涉及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需要人们给予体会和理解。? 2 . 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不是在试验室或试验田,而是在广大民众的社会实践中。只有当研究者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或行为,才能真正“体认”和“理解”社会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矛盾运动,把握住作为现象和本质之统一的“社会现实性”,进而如实地进行事实描述。? Page ?9 ?3 . 概括与综合?抽象并非社会认识的最高任务,社会认识的最高任务是从“理性的抽象”达到“思维的具体”,也就是达到“具体的普遍性”。这就需要使“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科学的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不只是关于对象的“实证性”研究和“描述性”把握,还包括了“批判性”研究和“规范性”把握。所谓“批判”,是思维和观念领域的分析、解构和重构;所谓“规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来要求、衡量对象。社会科学正是通过其批判性和规范性实现其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现实的功能。 Page ? 10 ?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这一部分具体讲解社会评价及其标准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世代性的大问题,涉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我们必须给出合理的解答。?1 . 社会进步的评价?在 20 世纪, 理论界对“社会进步”的概念已作出反思,否定了单线的简单的进步主义。我们之所以肯定社会进步的概念, 是因为我们采取历史的辩证观点,不是在进步主义的意义上, 而是着眼于人自身的进步,并充分考虑到其中的矛盾性。?这里说的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判断和评定。社会评价的方法既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又要符合认识的逻辑。因而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