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对外卖国求荣、对内残酷统治的真面目。《铸剑》的初稿于 1926 年10月写成。 1927 年初带到广州后, 继续修改打磨。直到 1927 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文学作品是社会人生的反映。一部文学作品总能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人生的历史,一部人的灵魂的演变史,一个人类情感的储存库。这是一个无比广阔、无限深远的心理实验场。在这个虚拟的人生实验场中,欣赏者可以展开想象,自由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人生情景中,用我们的心灵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生状态,体验各色人物的各种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 感悟人生的奥秘和真谛。《故事新编》显示了鲁迅人格和气质的另一方面。鲁迅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种信笔写去的自由感,既然故事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他只管用心去演绎那些神奇的环节,把他天才的想象力和诡谲的幽默感贯注于其中。这些古老的“故事”早已面目全非,它们已被鲁迅的思想、人格、才思所照亮, 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灵魂。这就是“故事新编”。鲁迅曾经给自己起号叫“戛剑生”。他崇敬有侠士气的人,对于秋瑾这样的女侠,尤其敬佩。《铸剑》的主角“宴之敖者”,用的是鲁迅自己用过的笔名。而且这个宴之敖者生长在“汶汶乡”, “汶汶”意为昏黑,昏暗不明,也就是说他生长在黑暗的世界里,他是黑暗社会的愤世者。这个人物从外貌到气质, 都有点像鲁迅。《铸剑》从创作方法上说是表现主义。所谓表现主义,是作者把自己的内心体验通过一种外在的形象, 把它表现出来,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感情乃至人格。 1.鲁迅:《故事新编》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7月出版) 2.严家炎: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释鲁迅《铸剑》(收入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03月出版) 3.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入《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