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内科:柳颐龄概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并与季节密切相关。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二者都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它们在临床上也可以同时发生,且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口腔疱疹,因此临床上极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病毒、EB病毒多见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性发热和咽痛,在软腭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可有呕吐、流涎、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疱疹性咽峡炎年长儿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扰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域和腭垂。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者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暴发性心肌炎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暴发性心肌炎。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