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景?艾滋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传染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禁毒等社会环境综合整治、部分群体不良行为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内容相当复杂,仅靠已经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不能完全涵盖和解决艾滋病防治问题。?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防止艾滋病传播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纵观 20 年来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立法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85 —1995 年?在立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如: 《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 年)、《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 年)等。?在政策方面,卫生部出台了《全国预防艾滋病规划( 1988 —1991 年) 》、关于“禁止进口Ⅷ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的通告”、《关于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艾滋病”检查的通知》等。?第二个阶段是 1996 —2005 ?在立法方面,出台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2004 年还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的专门法规和政策奠定了基础。一些地方法规、规章也相继出台。?2004 年,温家宝总理在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坚持依法防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原则。二、《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条例》颁布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政府的工作职责?保障了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保证了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统一了防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我国政府落实艾滋病防治承诺的决心和行动三、《条例》体现的主要精神《条例》体现的主要精神?第一,艾滋病的传播,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条例》着重控制艾滋病传播的社会行为因素,重点规范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推广行为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