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等诸多原因,一部分已濒于灭绝的境况。?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组织对全国各民族和地方乐种、曲种和剧种广泛调查的同时,还对这部分乐种、曲种和剧种进行了抢救工作,使许多乐种、曲种和剧种得以复现。其中以“侗族大歌”、“西安鼓乐”、“十二木卡姆”、“苏南吹打”、“浙东锣鼓”、“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等地方乐种影响较大。?“侗族大歌”流行于黔、桂等地的以侗语南部方言演唱的多声部民歌歌种形式,侗语称“嘎老”。?篇幅长大,格调严肃庄重,歌词讲究韵律,曲式结构较固定,由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曲构成。其旋律多级进,间以三度、六度、四度跳进,流畅优美。演唱属民歌支声性质,音域较窄,大都在八度以内行腔,主要旋律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由低声旋律分支加花变化而成。?主要有六种形式: ①鼓楼大歌,如银潭一带的称“嘎银潭”,坑洞一带的称“嘎坑”等。②声音大歌,也称“花唱大歌”,侗语“嘎索”(索即声音), 以表现声音为主,是大歌中最精采的一种抒情合唱曲,歌词短小,段落精悍,旋律优美,特别是每段唱完后的拉嗓子段落, “歌头”(即领唱者) 可充分发挥声音及演唱技巧,华丽多彩,是声音大歌的主要部分。声音大歌常以悦耳的歌腔,巧妙的多声手法,模拟流水、蝉鸣、鸟叫之类等自然界的声响来抒发情感,或借以表达男女青年的相爱之情。③叙事大歌,有“嘎窘”和“嘎节卜”两种,均具有吟唱风格; ④童声大歌,侗语“嘎腊温”,是由儿童歌队演唱,曲调清新、活泼,音域不宽,易于学唱。⑤混声大歌,侗语称“嘎克姆所”、“嘎世尼所”,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大歌演唱形式。⑥侗戏大歌,是一种在侗戏演出过程中演唱的合唱形式,常在剧中人数较多的场面及终场时运用。? 1958 年贵州省文联从 130 余首大歌中选出了 50 首整理编定,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了解侗族大歌的珍贵资料。欣赏: 《蝉之歌》?侗族大歌演唱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