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是不习惯的,因为大多数中国读者已经按照“三分法”形成了自己对历史的思维定势。但这样一种划分却有利于消除中国读者头脑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时间位差”,把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中去。?《全球通史》中的历史地图均贯穿全书,在内容上占有相当分量。书中相关理论的提出亦多将历史地理作为依据之一。这充分反映了地理因素在《全球通史》以及该书所表达的“全球史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地图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必然处于一定的地理位置之中,或者说历史时间都具有空间性,历史地图是最能直观反映历史事件的空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历史地图不能代替文字叙述的作用,但却能作为补充,达到文字叙述难以达到的表述效果。?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思考。如贯穿全书中的全球史观成为了近些年高考出题的一大热点,我专门整理出一些体现全球史观的史实以供以后教学参考利用: ?1、公元 1500 年之前,地球上人类居住的各个地区之间是彼此孤立着的。虽然有贸易,有战争,有文化上的交流, 但是相对 1500 年后的世界来说,交流和联系既不够丰富, 也缺乏内在的动力。大洋洲尚不为人所知,玛雅、阿兹科特和印加的高度发达的文明还在欧亚大陆的视线之外,即使在欧亚大陆上,罗马帝国的兴衰对汉王朝的治乱也是影响甚微。?2、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又归于一个结局……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3书中每一编的最后,都有一个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对于学思结合,特别是历史学习中强调的史论结合相一致。这方面的启示有的可以更正我们流行多年却是错误的观点, 也有的可以提供观察历史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