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过得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蒲松龄应试的记录:?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21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24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32岁。秋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1675年)蒲松龄35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48岁。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蒲松林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对科举考试的热衷和失败,使他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和腐败,以及落第士子的内心痛苦,都有极为深切的体验。在不得志中,他穷其一生写聊斋蒲松龄故居2、《聊斋志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是一本“孤愤之书”。?“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聊斋志异》是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黑暗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