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酮);可卡因类(如古柯叶、古柯糊);大麻类(大麻、印度大麻)及其他(氯胺酮)。(二)精神药品: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中枢兴奋药(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及致幻剂(如麦角酸二乙胺、麦司卡林、西洛西宾等)。(三)其它:烟草(o)、酒精(alcohol)、挥发性溶媒(volatile erganic solvents)。三药物依赖的机制及临床表现和诊断(一) 机制:参与依赖形成和发展的神经解剖学基础(a)药物依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b )(a)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许多部位都参与了药物依赖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表明介导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中枢神经部位有明显的差别,参与身体依赖的脑区有蓝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侧丘脑、下丘脑、杏仁、黑质、苍白球,中缝大核,延髓旁巨细胞网状核,脊髓等,药物精神依赖性形成的主要解剖基础是中脑腹侧被盖区(VTA),投射到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前额叶皮层(PFC)等中脑-边缘和中脑-边缘-皮层通路,又称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b)中脑腹侧被盖区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其投射纤维在伏隔核和前额皮层有密集分布,此外,还有大量GABA能神经元及乙酰胆碱等中间神经元,GABA神经元与DA神经元有突触联系,在生理状态下,VTA、DA神经元的活动受到GABA中间神经元的紧张性抑制。NAc不仅接受中脑VTA DA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而且还汇集了PFC、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由谷氨酸(GLu)能介导的兴奋性传入神经末梢;在DA和GLu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共同参与下对NAc突触后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NAc内存在大量DA受体,天然性或药物性激励刺激大多直接或间通过增加DA释放,后者作用于DA受体(主要是D1受体)从而完成奖赏效。不同的依赖性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NAc内DA释放,从而产生依赖性。(见表37-1)